□刘丽霞
近日,一场旨在提升茶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信用合规专题培训在湖北省赤壁市市场监管局举行,全市22家茶企代表参加。培训聚焦企业登记注册、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及地理标志使用、信用修复等关键环节和常见问题,引导茶产业经营主体不断提升诚信合规经营水平。
赤壁市是“中国青砖茶之乡”和“万里茶道”重要源头,为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赤壁市以获批市场监管总局信用合规管理创新试点为契机,引导青砖茶全链条企业开展信用合规管理,打造青砖茶产业信用合规建设特色品牌。
强化三大保障,高位推进青砖茶产业信用合规试点。赤壁市强化组织保障,成立由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赤壁市市场监管局成立工作专班。强化制度保障,出台《赤壁青砖茶标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赤壁市推进青砖茶产业信用合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明确试点工作内容和工作步骤。强化政策保障,市财政每年列支2000万元支持青砖茶产业发展,赤壁市编制部门在市场监管局增设综合执法十一中队,专门负责茶产业监管。
构建三大体系,全面提升青砖茶产业质量安全水平。赤壁市建立全过程标准体系,收集整理研制赤壁青砖茶国家标准44项、行业标准26项、地方标准7项,研制团体标准27项,实现青砖茶工艺规范、流程科学性及安全保障的全面升级。建立溯源管理体系,将检验报告、许可证照、产品标签等信息与“鄂食安”溯源码进行关联,实现“一品一码追溯”,全面实施索证、索票、索码“三索”制,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向市场。建立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成湖北省首个黑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免费为全市茶企进行产品检测,为赤壁青砖茶质量检测提供科学技术支持和保障。
完善三大机制,构建青砖茶产业信用合规新格局。赤壁市建立合规管理工作机制,深入青砖茶企业开展调研,清单式梳理行业信用风险点,出台《赤壁市青砖茶产业信用合规指导清单》《赤壁市青砖茶产业链信用合规管理规范指引》,为企业开展信用合规建设提供明确的规范和指导。创新监管自律融合机制,制定出台《茶产业信用同盟工作实施方案》,首批24家重点茶企加入“信用同盟”,以信用良好企业带头自律推动行业整体信用水平提升。举办茶产业信用合规专题培训会,邀请农业、税务、人社等职能部门进行联合授课,精准赋能企业合规建设。探索建立鄂蒙跨区域消费维权协作机制,与内蒙古自治区茶马古道青砖茶重要消费城市签订《鄂蒙助力“赤壁青砖茶”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和《鄂蒙消费者权益保护合作框架协议》,搭建鄂蒙消费维权一体化通道,畅通青砖茶消费纠纷调处“绿色通道”。
信用合规管理的推进,激发了企业内生动力,促进了青砖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企业信用意识显著提升,试点企业普遍将信用管理纳入核心运营,内部合规制度日益健全,全市4家茶叶企业获评“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市场秩序规范优化,茶企违法违规行为和不正当竞争大幅减少,国家监督抽查产品不合格率归零,两个产品获评“湖北精品”,网络市场价格违规商户数量从546户锐减至50户。开放合作活力迸发,良好信用环境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激发创新、拓展市场,青砖茶全产业链产值达172亿元,2024年青砖茶转口贸易额超1000万元,预计2025年在重点海外市场销售达1亿元。品牌价值跃升倍增,信用合规极大提升品牌价值与信任度,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48.26亿元,居湖北省第1、全国第18位。赤壁市荣登“胡润国茶百亿县”第4名,羊楼洞砖茶获评“湖北精品”。